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上面所讨论到的方法一般来说,都把能源在转换过程中的损失率的降低作为了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节能降耗本身的经济效益问题,所以难免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按照成本较低、效益较大的原则来组织经营。因此在提高发电机组的节能技术,不断满足电网调度的正常运转下,也要进一步降低燃料的成本消耗,才能用较经济节约的方式实现效益的较大化。
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设计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目标分为3个层次。这就是保证可靠运行,获取较大能量,提供良好的电力质量。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从定浆距发展到变桨距又发展到近年来采用的变速控制技术正是为了达到这一控制目标。
传统的变速控制模式需要首先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模型,而由于空气动力学的不确定性和电力电子模型的复杂性,系统模型的确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已列出的那些可能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性能的误差源和不确定性因素中,研究人员发现,由于雷诺数的变化会引起在功率上5%的误差,而由于叶片上的沉积物和下雨可造成20%的功率变化,其他诸如老化和大气条件等因素,也将在机组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所有基于某些有效系统模型的控制也仅适合于某个特定的系统和一定的工作周期。由于这些原因,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控制技术于较近几年被引入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领域并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系统的输入量为风速ν、桨叶节距角β和风轮转速ω,输出量娃风轮转矩Tr。
3.2 传动系统动态特性
根据风轮气动特性产生的转矩Tr,作用于带有惯性矩Jr的风轮上。风轮通过增速比为n的增速器连接到带有惯性矩Jg的发电机上,发电机将产生――反转矩Te。
3.3 发电机――整流器模型
系统中发电机采用三相同步发电机,有一励磁绕组和二个阻尼绕组。整流器是一三相晶闸管整流桥,它将同步发电机产生的恒压变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传输线路上有电阻尺和电感,在直流传输线路上有电阻和电感。假设逆变器是理想的,这样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功率全部被转化为高质量的三相交流电功率。由于这一假设不需要逆变器模拟。
总结
综上所述,实现发电机组运行长期处于低能耗的状态需要经过一个探索和实践的时期,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参数因素,对发电机组的节能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拓宽其发展前景,真正做到高效率、低能耗的运行效果。